找寻身边的红色记忆 | 笕桥中央航校旧址
-
笕桥中央航校旧址
笕桥中央航校旧址
发扬民族的力量
珍重历史的光荣
《永生的八·一四》
一战传捷,举世蜚声
隆国运应天心
隆国运应天心
中华男儿万人敌
笕桥精神万古新
缅怀壮烈,益精忠勤
发扬民族的力量
珍重历史的光荣
《永生的八·一四》是一首为纪念“八·一四空战”中奋勇杀敌的笕桥航校师生而创作的歌曲。
笕桥中央航校位于杭州市笕桥镇横塘村。1930年,蒋介石决定在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航空班的基础上,选址杭州笕桥,扩建为中央航空学校。1932年9月1日,航校落成,蒋介石亲自兼任校长,毛邦初为副校长,同时聘请美国顾问担任教官,以期培养一支骁勇善战的空中战队。
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至1933年,航校已拥有450余人的飞行、地勤保障队伍,被誉为“中国空军的摇篮”,但真正让历史记住笕桥的是八十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场令人热血沸腾的战斗。
民国时期的笕桥中央航校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发表庐山宣言,向日军发起最后通牒,7月31日他又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宣布开始全面抗战。8月13日,两军在八字桥交火,淞沪会战爆发。当天下午,中国空军发布对日作战第一号令,急调驻河南信阳、周家口和许昌的第二、第四和第九飞行大队至安徽广德、浙江笕桥和曹娥机场,参加淞沪会战。由此拉开了八·一四空战的序幕。
当时,中华民国空军还处于初创阶段,飞行员少,又没有空中作战的实际经验。比起日本的空军来,不论是飞机数量上还是作战实力上都相差悬殊。但尽管如此,中国的空军战士们依然斗志高昂。
笕桥中央航校学员们
8月14日早晨7时,由笕桥航校飞行教官组成的中国空军暂编大队35中队从杭州笕桥起飞,袭击了设在上海的日军军械库。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接到中国空军轰炸日本军队的消息后,下令航空队立刻兵分两路,一队空袭杭州笕桥机场,一队空袭安徽广德机场,目的是破坏摧毁中国空军力量和机场设备。
14日下午,日军抵达笕桥上空,凄厉的警报声划破苍穹。与此同时,中国空军第四大队也正好由河南周家口飞抵杭州。时间紧迫,第四大队刚刚抵达笕桥,来不及休整,便再次腾空作战。当天,杭州正处于台风眼中,天空乌云密布,雷雨交加,能见度非常低。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驾驶霍克-3战斗机从云层上搜索到云层下,发现敌机后,立即占据有利位置,展开攻击,很快便击落一架敌机,这也是中国飞行员在空战中击落的第1架日机。随后,第23中队队员梁添成不甘示弱,击落第二架敌机。日军做梦也想不到中国战机竟会来得如此迅捷,如此凶猛,一下子就慌了神,慌乱投下剩余炸弹后便四处逃窜,但中国空军紧紧咬住日机,瞄准开火。经过30分钟的激战,高志航等人共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而第4大队仅有1架战斗机轻伤,首创中国空军3比0战胜对手的光辉战绩。
此次空战是中国空军抗击日军空中袭击的第一次作战。首战获胜,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日斗志,增强了战胜侵略者的信心。为纪念这次胜利,国民政府决定将8月14日定为 “空军节”。
今天,敌机的残骸已无处可寻,但“笕桥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空军,继续履行着强空卫国的神圣职责。
现在的笕桥中央航校旧址
文字 | 屠惠香
图片 | 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