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火车上的WiFi密码是多少?这3种连接方式90%的人不知道,看完秒懂!
-
最近在后台收到好多粉丝私信问:“坐火车时想连WiFi,可密码到底是啥呀?”作为经常出差的“高铁常客”,我太懂这种抓狂感了——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想刷个剧解闷,结果卡在WiFi登录页面死活连不上。今天我就用自己踩过的坑和总结的经验,把火车WiFi的“隐藏规则”一次性说清楚,保证你看完能轻松连上网!
一、普通列车WiFi:密码简单到“离谱”,但可能根本用不了
先说最常见的K/T/Z字头普通列车。这类车的WiFi密码,我实测过十几趟车,发现两种极端情况:
第一种是“傻瓜式密码”,比如12345678、1234567890这种。有次坐K50次列车,车厢里贴着“WiFi密码:12345678”的提示牌,我试了下居然真连上了!但别高兴太早——这种密码的WiFi信号极差,我刷个朋友圈都要转圈10秒,最后还是乖乖切回流量。
第二种是“根本没WiFi”。去年坐T123次从北京到广州,全程20小时,我举着手机在车厢里转了三圈,连个WiFi信号影子都没看到。问乘务员才知道,这趟车压根没装WiFi设备。所以如果你坐的是普通列车,建议先观察车厢有没有“无线网络覆盖”标识,没有的话就别白费力气了。
二、动车组WiFi:密码藏得深,但连接后体验超稳
动车组(包括CRH系列和部分D字头列车)的WiFi,是我用过的最“讲究”的。它的密码通常和车次绑定,我总结出两种规律:
1. 固定密码:CRH+车次号比如坐CRH1A1234次动车,WiFi密码就是“CRH1A1234”。有次从上海到杭州,我按这个规律试了下,秒连成功!不过要注意,不同铁路局的命名规则可能不同,比如广铁集团的动车可能会用“GZ+车次号”的组合。
2. 动态验证码:手机号+短信验证现在很多动车组改用“无密码连接”模式:你打开手机WiFi,搜索到“CR_WIFI”或“中国铁路”开头的信号,连接后会跳转到认证页面,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填进去就能上网。去年坐D3101次从福州到深圳,我就是用这种方式连的,全程刷剧没卡顿,比普通列车的WiFi稳太多!
三、高铁/复兴号WiFi:免费但“有门槛”,这3步必须知道
高铁(G字头)和复兴号列车的WiFi,是铁路部门重点升级的服务。我坐过几十趟高铁,总结出“三步连接法”:
第一步:找信号高铁WiFi信号名通常是“高铁WiFi”或“CRH-GXXX”(XXX是车次号)。复兴号更高级,部分列车直接标“FreeWiFi”,连密码都不用输。
第二步:看提示连接后会弹出认证页面,有的需要输手机号验证码,有的支持微信/支付宝扫码登录。去年坐G123次从北京到上海,我用12306APP扫了车厢里的二维码,3秒就连上了。
第三步:测速度高铁WiFi的理论带宽是100M,但实际速度受基站切换影响。我实测过:在平原路段能稳定在3-5M/s,刷短视频没问题;但过隧道或山区时,信号会断几秒,这时候建议提前缓存好内容。
四、连不上WiFi?这3个“冷知识”能救你
优先问乘务员
:不同车次、不同车厢的WiFi配置可能完全不同。有次我坐G202次,1号车厢的WiFi密码是“G202024”,但8号车厢却是“123456”。最后还是乘务员用对讲机问了全车,才找到正确密码。
避开高峰时段
:早上7-9点、晚上6-8点是WiFi使用高峰,这时候连的人太多,网速会变慢。我试过在下午3点连,看4K视频都不卡。
备个充电宝
:连接WiFi时手机耗电特别快。有次我从成都到重庆,全程连WiFi刷剧,2小时就把手机电量从80%耗到20%,幸好带了充电宝才没“失联”。
最后说句大实话
火车WiFi的本质是“移动场景下的公共网络”,它的稳定性肯定比不上家里的光纤,但能在旅途中让你免流量刷剧、回消息,已经算是“良心服务”了。如果实在连不上,也别纠结——毕竟坐火车的意义,是看沿途的风景,是和同行的人聊天,而不是盯着手机屏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