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世界杯决赛_2018俄罗斯世界杯 - dzlpgs.co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列表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本表紀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開國至今的國家元首,在不同時期分別為建國初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集體)、《五四憲法》和《八二憲法》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廢除國家主席時期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集體)。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職權由國家主席與全國人大常委會聯合行使,全國人大常委會負責決策,國家主席負責公佈。

目次

1 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列表

2 時間軸

3 在世前任國家元首

4 注釋

5 參考文獻

6 外部連結

7 參見

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列表

編輯

中國共產黨 多黨聯合代行職權

#

肖像

姓名(生卒年份)

任期

獲勝選舉/得票率

所屬政黨(時任最高黨職)

國家副元首

國務院總理

任時最高領導人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集體擔任)時期(1949—1954)

0

毛澤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893—1976)

1

1949年10月1日

1954年9月27日

1949 — 99.83%

中國共產黨(中央主席)

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周恩來(政務院總理)

自己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集體擔任國家元首之主席,湖南湘潭人,在領導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第二次國共內戰階段性勝利後,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並擔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任期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開啟,任內發生韓戰、和平解放西藏、第一個五年計劃、土地改革運動、鎮壓反革命運動、三反五反運動等重大歷史事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首次設立)時期(1954—1975)

1

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893—1976)

1

1954年9月27日

1959年4月27日

1954 — 100.00%

中國共產黨(中央主席)

朱德

周恩來

自己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國家主席,也是首任非集體擔任的國家元首,首任由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兼任的國家元首,由首屆正式國家立法機關與人民民主專政機關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任內發生國務院成立、第一屆領導集體構成、三大改造完成、「大躍進」運動等歷史事件。

2

劉少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898—1969)

2

1959年4月27日

1964年12月21日

1959 — 98.94%

中國共產黨(中央副主席)

宋慶齡、董必武

周恩來

毛澤東

3

1965年1月4日

1968年10月31日(任上遭違憲罷免)

1964 — 無數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任國家主席,湖南寧鄉人,首任並非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兼任的國家元首,首位連任兩屆的國家主席。任內經歷三年困難時期與七千人大會等歷史事件。因反對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倡導的「三面紅旗」,且在四清運動時與毛澤東意見不一,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指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並冠以「叛徒、內奸、工賊」等頭銜進行批判。1968年,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決定將劉少奇永遠開除出黨、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1969年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後,劉少奇在放逐、拘禁中於河南開封病逝。

-

副主席代行職權時期:宋慶齡與董必武(1968年10月31日—1972年2月14日)兩位國家副主席實際代行國家主席職權。

-

董必武中華人民共和國代理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兼(1886—1975)

-

1972年2月24日

1975年1月17日

接任代理主席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

宋慶齡

周恩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一任代理主席,湖北紅安人。在劉少奇遭到違憲罷免後同副主席宋慶齡一同代行主席職權,至1972年開始以代理主席名義行使主席職權。任內經歷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存廢之爭,至1975年1月,國家主席和副主席職務被修憲正式廢除。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集體擔任)時期(1975—1983)

C1

朱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1886—1976)

1

1975年1月17日

1976年7月6日(任上逝世)

1975 — 無數據(本次選舉為委員長選舉)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

不適用

周恩來、華國鋒

毛澤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集體擔任國家元首之委員長,四川儀隴人,也是首任嚴格意義上任上逝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因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成為法定國家元首,委員長故嚴格意義上作為個人象徵的國家元首。任內經歷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逝世等歷史事件,任期以國家元首逝世結束,並由常務委員會其他成員接任。

C2

宋慶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代理)會同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集體代行職權(1893—1981)

2

1976年7月6日

1978年3月5日

接任代理委員長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中央名譽主席)

不適用

華國鋒

華國鋒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位嚴格意義上女性國家元首,海南文昌人,孫中山先生夫人。1976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逝世,宋慶齡以副委員長身份代理委員長職務,主持全國人大會議[1][2],在外交上行使國家元首職權[3],在實際行使職責時會同常務委員會集體行使。任內經歷中國最高領導人毛澤東逝世,由華國鋒接任最高領導人、粉碎四人幫、「文化大革命」結束等歷史事件。任後於1981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亦是唯一一位被授予該稱號的領導人。

C3

葉劍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1897—1986)

3

1978年3月5日

1983年6月18日

1978 — 無數據(本次選舉為委員長選舉)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

不適用

華國鋒、趙紫陽

鄧小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後一任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職務擔任的國家元首,也是最後一任集體擔任的國家元首,廣東梅州人。與華國鋒等人共同策劃粉碎四人幫,成功後當選全國人大委員長並成為國家元首。任內邀請鄧小平重新出山接任最高領導人並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代領導集體,正式結束文化大革命。1980年主導修憲,並於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了八二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復設)時期(1983年至今)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聯合行使國家元首職權

3

李先念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09—1992)

4

1983年6月18日

1988年4月8日

1983 — 無數據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

烏蘭夫

趙紫陽

鄧小平

第三任國家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復設國家主席後的第一任國家主席,湖北紅安人。1983年6月,第六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決定重新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和副主席的職務,李先念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任內經歷改革開放、中英聯合聲明、政治體制改革等歷史事件。

4

楊尚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07—1998)

5

1988年4月8日

1993年3月27日

1988 — 94.68%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

王震

趙紫陽、李鵬

第四任國家主席,重慶市人。1988年4月,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楊尚昆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成為1982年恢復國家主席後唯一一任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擔任的國家主席。任內經歷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建交、「六四事件」,北京亞運會等歷史事件。

5

江澤民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26—2022)

6

1993年3月27日

1998年3月5日

1993 — 97.94%[註 1]

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

榮毅仁

李鵬

自己

7

1998年3月19日

2003年3月15日

1998 — 97.79%[6]

胡錦濤

朱鎔基

第五任國家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位同時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三位一體」的國家元首,第二任由最高領導人兼任的國家元首,江蘇揚州人。任前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代領導集體,任內首次在國家主席復設後實現連任並進行副主席任內換屆,經歷第三次台海危機、鄧小平逝世、亞洲金融風暴、1998年中國水災、香港回歸、澳門回歸、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歷史事件。

6

胡錦濤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42—)

8

2003年3月15日

2008年3月5日

2003 — 99.69%

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

曾慶紅

溫家寶

自己

9

2008年3月18日

2013年3月15日

2008 — 99.73%

習近平

第六任國家主席,安徽績溪人。任內組建第四代領導集體,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主張建設和諧社會,經歷非典、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歷史事件。

7

習近平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53—)

10

2013年3月17日

2018年3月5日

2013 — 99.86%

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

李源潮

李克強

自己

11

2018年3月20日

2023年3月5日

2018 — 100.00%

王岐山

12

2023年3月10日

現任

2023 — 100.00%

韓正

李強

第七任及現任國家主席,首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出生的國家元首,首位連任三屆的國家主席,陝西富平人。任內組建第五代領導集體並擔任最高領導人;第一任期內提出中國夢構想,主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一帶一路構建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通過《憲法修正案》。第二任期內推動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經歷香港反修例風波、中美貿易戰、中國全面脫貧、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北京冬奧會等歷史事件。

時間軸

編輯

在世前任國家元首

編輯

截至2025年7月,在世的前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有1位:

姓名

任期

出生日期和年齡

胡錦濤

2003年3月15日—2013年3月15日

(1942-12-21) 1942年12月21日(82歲)

最近去世的一位前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是江澤民,他於2022年11月30日在上海去世,享耆壽96歲[7]。

注釋

編輯

^ 得票率以「贊成票數/代表實際出席人數」方式計算。八屆人大共有2977名代表[4],選舉國家主席中,有2909名代表投票:贊成2849票,反對和棄權共有60票。[5]

參考文獻

編輯

^ 新華社北京. 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胜利结束. 人民日報 (北京). 人民日報社. 1976-12-03: 1 (中文(簡體)). 宋慶齡副委員長主持會議,並在結束時講了話。……今天下午的會議由宋慶齡副委員長主持。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幫助)

^ 新華社北京. 在英明领袖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 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京隆重举行. 人民日報 (北京). 人民日報社. 1976-12-01: 1 (中文(簡體)). 宋慶齡副委員長主持會議。……宋慶齡副委員長主持了今天的會議。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幫助)

^ 新華社北京. 法国总统德斯坦的贺电、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叶海亚·佩特拉的贺电. 人民日報 (北京). 人民日報社. 1976-10-06: 6 (中文(簡體)).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幫助)

^ 中國政府網. 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1993年3月15日~31日). 2006-02-24 [2022-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27).

^ 於石坪 (編). 《幕後大佬曾慶紅》. 領袖出版社. 2014. ISBN 9781630326647.

^ 【中国两会】反对票消失 习得票率多0.14%. 2018-03-17 [2022-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9).

^ 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新華社. 2022-11-30 [2022-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30).

外部連結

編輯

中國政府網:歷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國家主席制度的歷史發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新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見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題

政治主題

人物主題

中華民國:國家元首列表、政府首腦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列表、國家主席、國家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中央軍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