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世界杯决赛_2018俄罗斯世界杯 - dzlpgs.com

詢:字形源流,基本字義,詳細註解,常用詞組,音韻參考,常見詞組,英語解釋,康熙字典

詢:xún ㄒㄩㄣˊ。偏旁“言”簡化為“訁”。依據古人書法省筆簡化。《說文解字》:“詢,謀也。從言、旬聲。”。言求周詳、謀略是詢之範式。

本義:問、徵求意見。如:詢問、詢察、查詢、質詢、諮詢、詢事考言(查問考核言行是否相符)。

基本介紹

中文名:詢外文名:ask 、inquire拼音:xún注音:ㄒㄩㄣˊ部首:訁總筆畫:8部外筆畫:6四角碼:37720五筆:yqjg鄭碼:srk統一碼:8BE2倉頡:ivpa筆順:45352511

字形源流,基本字義,詳細註解,常用詞組,音韻參考,常見詞組,英語解釋,康熙字典,

字形源流詢詢之異體字:現在統一規範簡化為“詢”。基本字義詢字從言從旬。“旬”意為“十天”。“言”與“旬”聯合起來表示“每十天問一次”。本義:每十天一問。問,徵求意見:~問。~察。查~。質~。咨~。~事考言(查問考核言行是否相符)。詳細註解<動>問;徵求意見;請教。《左傳·成公十三年》:“秦大夫不詢於我寡,擅及鄭盟。”與“詢”相關的成語 詢根問底 詢謀僉同 詢謀咨度 詢遷詢謀 詢事考言 詢於芻蕘 詢謀諮度 今因經無以詢為問罪字,遂用訊不用詢,其實訊詢一字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詢事考言。——《虞書》周爰諮詢。——《詩·小雅·皇皇者華》詢爾仇方。——《詩·大雅·皇矣》咨親為詢。——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四年》詢於八虞。——《國語·晉語》秦大夫不詢於我寡君。——《左傳·成公十三年》咨才為諏,咨事為謀,咨義為度,咨親為詢。——《國語》民俗,事疑必詢三老。——馬中錫《中山狼傳》苟無至誠惻怛憂天下之心,則不能詢考賢才,講求法度。——宋·王安石《上時政疏》⑶ 又如:詢悉(詢問後得知);探詢(探問);諮詢(徵求意見);詢察(稽查訪問)⑷ 查考;打聽 [try to acertain]燕多劇賊…楚材詢察得其姓名,皆留後親屬及勢家子,盡捕下獄。——《元史》⑸ 又如:詢質(查考和質正);詢索(查訪);詢按(查核按驗);詢究(查考,究門)⑹ 謀 [plan]帝曰:格汝舜,詢事考言,乃言底可績。——《書·舜典》。孔傳:“詢,謀。”⑺ 又如:詢謀(謀於眾人)⑻ 均,協調 [equal]四時推六律、六呂,詢十有二變,而道宏廣。——《尚書大傳》詞性變化[副]信實,確實 [certainly]。如:詢訏(實在很大)常用詞組詢查xúnchá[inquire and seek] 詢問查找;詢問xúnwèn[inquire;enquire;question] 打聽,發問;詢問馬的情況;音韻參考[平水韻]:上平十一真[粵 語]:seon1[閩南語]:sun5常見詞組徵詢、詢問 、諮詢 、輪詢 、諮詢 、查詢 、質詢 、探詢的、 諮詢服務、 諮詢的、 遠程諮詢 、詢問、 查詢 詢價 、詢盤 、面詢 、輸詢 、詢質 、詢質 、函詢英語解釋ask 、inquireAsk,ask for the opinion.康熙字典《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音荀。《說文》謀也。《玉篇》咨也。《書·舜典》詢事考言。《詩·小雅》周爰諮詢。《傳》親戚之謀為詢。《左傳·襄四年》諮親為詢。又《爾雅·釋詁》信也。《注》宋衞曰詢。《疏》按方言:宋衞汝潁之閒曰洵。鄭風溱洧:洵訏且樂。詢、洵音義同。 《玉篇》或作。《集韻》或作、咰。《字彙補》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