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街调研:实体零售移动互联入口型平台
-
Q2:喵街月GMV是多少?
A2:一个月不到一个亿,但这不是考核目标。我们的KPI是日活和转化率,评价消费者是不是用喵街付款、订座,和商家发生了交易。
3、谈市场竞争,重运营、大数据是喵街对比飞凡的最大优势
Q1:入口非常多,消费者已经装了很多生活服务类的APP,美团、点评、百度糯米等都是流量巨大的入口,如果他们也跟进应我们该怎样应对?
A1:我不认为它们能那么快学会我做得东西,这和技术没有关系,而是和组织能力有关系。美团和大众点评把线下最核心的抓手优惠券做得不是很成功,主要是已经难以改变消费者动线了。消费者不是因为美团和点评而进店,而是在进了店以后才用美团和点评的优惠支付。
Q2:目前喵街与飞凡看起来功能差异并不大,喵街与商场的协议是排他性的吗,比如只能在喵街上线不能在飞凡上线?喵街的优势在团队和技术层面吗?
A2:我们没有排他性的协议,商场愿意与谁合作都行。我认为飞凡存在一些问题,现在还处于烧钱阶段。第一,万达商业自己有那么多购物中心,其它商场会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第二,飞凡只提供了功能,没有运营,所谓“逛街神器”不是一个硬件,弄个停车或者导航就行了,应该以平台运营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
我们和飞凡不一样的地方是在,比如说商场与喵街合作,商场在喵街有10万粉丝,那么我们就可以告诉商场多少是离商场500米上班或者居住的以及其消费偏好等,这些东西就可以给商场增加一个复合标签。我们一个季度会给一个会员分析,商场还是很需要这个大数据支持的。
Q3:为什么您认为商场不应该自己来做此类APP?
A3:一是不可为,它们没有资源做出这套APP,从消费者前段应用到后端平台,到导航、到室内定位、到所有的基础设施,这些东西不是非平台企业可为的;二是不可运营,消费者不可能只逛一家店,对消费者价值不大;三是即使放在微信里,也不可能有一个很方便快捷的入口。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者肯定希望有一个产品能一站式能解决他们的需求,在他们经常逛街的地方有优惠、有停车、有缴费、有找店、有导航,等等。
Q4:喵街作为平台型APP自有其优势,但是否考虑商场在O2O方面也有很强的个性化需求?而目前喵街公开提出的个性化内容只有开放接口这一项,未来是否会在这方面有所加强?
A4:我认为中国商场普遍缺乏个性,有很多东西,包括数据运营、“猜你喜欢”、会员画像,都停留在理论到实践阶段,还没进行到服务阶段。商场主要是卖东西的,如果卖的东西基本一样,没有给消费者一个一定要消费的理由。喵街反倒给商场带来了个性,比如可以自动收银、自助停车缴费、导航找店等等,这反倒是差异化。另外,天猫淘宝有那么多商品,我们也可以组织淘品牌落地,这能吸引很多女性客户,也能增加客流和转化。产品是最能支持个性化的,最难的产品个性化不是技术的表达而是运营的表达。
4、谈战略价值,喵街为阿里巴巴“全流量、全场景、全渠道”战略唯一的线下布局
Q1:为什么不把喵街放在淘宝APP里,比方说我在淘宝上看到有什么好东西,喵街告诉我线下哪里有同款或者类似的?这样似乎是比较顺畅的O2O逻辑。
A1: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方向,喵街的定位是线下精彩内容的发现者和放大器,线下的精彩内容远远不止是优惠。等我把这些精彩的内容发现了,放大的方式就是“全流量”,就是线上浏览的时候也可以看到线下的精彩内容,线下浏览的时候就可以改变动线,现在逛街深度10%都没有,如果可以提高到20%,很多在角落的商户都可以更好地发挥。核心是要把线下的精彩内容进行梳理,包括“即时优惠”、“限时抢购”,然后再去放大,而阿里巴巴这么多资源,还是很容易的,目前内容运营才是我们的一个挑战。
Q2:喵街积累了哪些有意义的数据?喵街是通过淘宝账号登陆的,在线上与线下数据的交融可能出现什么应用?
A2:至少现在不是为了对线上线下信息的收集,其实账号打通的价值远远大于去线下收集数据的价值,阿里巴巴有实名的购买账号,所以他对数据方面并不是那么渴求,内部同账号登录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内部打通,这样支付宝、高德、云OS、天猫淘宝聚划算等等变成一个数据,这才是真正对线下有帮助的东西。
Q3:喵街在阿里巴巴的战略中定位是怎么样的?
A3:喵街代表了阿里巴巴的一张新图,线上线下无所不在,所以勾勒这张大图是用了很多的时间的。怎样把淘宝和喵街的内容打通这是很重要的,把线下商品拿到线上卖也是重要的,然后就是未来真正的会员模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