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ER:NAVER(네이버)是NHN公司下韓國著名門戶/搜尋引擎網站
-
簡介NAVERNAVER是韓國的入口網站,同時也提供搜尋服務。NAVER的頁面上聚合了大量的如新聞、天氣、購物、熱門搜尋等資訊信息。NAVER還提供本土化搜尋服務。在用戶進行搜尋時,NAVER會將搜尋結果按照網站、新聞、部落格、圖片、購物等進行分類整理,過濾和拒絕了很多垃圾站點和垃圾信息。NAVER是NHN公司旗下韓國著名門戶/搜尋引擎網站,它使用獨有的搜尋引擎,並且在韓文搜尋服務中獨占鰲頭。提供服務有NAVER,JP.NAVER,happybean。
歷史1999 團Navercom;推出搜尋門戶“Naver的”推出的童裝入口網站“Jr.Naver”推出遊戲入口網站“Hangame的”2000 Hangame的融合通信和單線索;和後天搜尋解決方案Hangame的成立日本2001改公司名稱為NHN(下一頁人力網)2002 於KOSDAQ上市(韓國證券交易商自動報價)2003 HANGAME日本改變了公司名稱,NHN日本獲得的數字內容傳輸技術的公司未來谷2004 在資本市場上KOSDAQ排名第一聯眾遊戲推出的合資公司,海虹控股公司在中國成立遊戲開發工作室NHN遊戲2005 推出網上捐款門“Happybean”註冊成立NHNUSA建立網際網路服務管理公司NHN服務2006 收購搜尋公司中午'1'採集的數據存儲管理解決方案的公司Datachorus2007 NHNUSA開始遊戲門戶的官方服務“ijji.com”成立遊戲工作室NPLUTO建立Naver的日本建立NHST(下一頁人力搜尋技術)2008 NHN成立台灣轉移到KOSPI(韓國綜合股價指數)2009 收購'的me2day“,微部落格網站收購'Wingbus',導遊網站NHN公司經過資產剝離,成立“NHN商務平台(NBP)建立了Happybean基金會,加強對網上捐贈文化手機優惠券分發解決方案的公司,ITOPF公司成為NHN的子公司在慶祝10周年的改變企業形象(CI)2010 NHN簽訂了“協定,紮實推進婦女友好企業文化”與性別平等和家庭部成立NHN投資,專門從事資產管理和風險投資業務日本NHN收購'livedoor.com“建立“NHN文化基金會'合併後的“Wingbus',導遊網站NHN社會企業認定為社會企業從勞動部2011 NBP開始全面自主廣告服務成立了下屬公司的橙色船員“,智慧型設備遊戲開發商建立NTS(NHN技術服務)2012 合併三個實體,NHN日本Naver的日本活力門成為“NHN日本建立“的薩朗”雇用弱勢社會群體,與網禪聯合投資EstablishredNHNSINGAPOREPTE.LTD2013 成立“營移動的,移動獨家下屬公司確立的線路獨家'LINEPlus的改變NHN日本的企業名稱為LINE公司NAVER公司和NHN娛樂(前身為“Hangame的')進行拆過市場地位Naver是韓國的最大的搜尋引擎和入口網站,世界第五大(僅次於谷歌、雅虎、百度和必應)搜尋引擎網站,也是韓國股票市場上市值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不管是Google在韓國開設研發中心,或者是Yahoo!與Google在韓國搶奪門戶站的合作關係,這些訊息都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無論是Google還是Yahoo!,它們在韓國暫時都沒有什麼大的作為,它們正在努力著。根據紐約時報的(viaSEL)訊息,世界兩大搜尋引擎Google及Yahoo!在韓國的搜尋市場只能算是兩隻小卒,因為它們各自的市場份額只有4.4%及1.7%。是因為它們進入韓國的時間不長嗎?當然不是,以Google為例,早在2001年就推出了韓文版搜尋服務,但至今仍然沒什麼人用。Google和Yahoo!之所以這么慘澹,原因是韓國有它的本土Google,那就是Naver。
NAVER CEONaver的創始人在創辦自己的搜尋服務前,曾經做過搜尋方面的研究,結果發現在Google等國外搜尋引擎里搜尋韓文內容時,幾乎找不到任何結果。這是因為Google等搜尋引擎並沒有收錄足夠多的韓文內容。於是Naver的創始人決定自己建造韓文內容及資料庫,這樣一來,韓國用戶就可以直接在Naver上面搜尋到想要的內容。Naver的做法是從問答服務入手,因為問答服務是收集用戶智慧的最佳方式。在2002年,Naver推出了一個名為"KnowledgeiN"的問答服務平台,允許韓國用戶實時提出及回答問題。出乎意料地,"KnowledgeiN"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平均每天用戶會提出44000個問題及得到110000個答案。這些由用戶提供的海量數據成為了Naver的搜尋引擎資料庫的主要內容。這使得Naver迅速成為韓國最優秀的搜尋引擎服務供應商。服務模式◆網路領航者 從三分天下中脫穎而出說起Naver,就絕對不能忽略李海珍這號靈魂人物。Naver的創辦人李海珍出身於韓國首爾大學計算機工程系,一九九二年進入三星SDS研究所擔任研發工程師之後,便以力行「二五%法則」,來尋找未來創業的核心項目。所謂的「二五%法則」,是指在一天八小時的工作時間內,至少花兩小時的時間進行自我啟發,即便是加班也謹守原則毫不懈怠。當時,李海珍每天自我啟發的主題便是──值得我設計及開發的技術為何?這個問題在他腦海中盤鏇三年,才得到了「搜尋引擎」這個答案。由於當時三星SDS有一個在工作期間內,可用一年時間進行不設限的特定項目研究制度,於是李海珍「誘惑」了三名新進員工,於一九九四年組成了搜尋引擎技術研發小組,以兩年的時間成功開發出韓國首個自主技術的資料庫搜尋引擎,並在一九九七年以五億韓圜的資金,成立了三星SDS第一個公司內創業公司Naver。Naver這個公司名稱源自於英文Navigator,意謂著「網路導航者」的角色,而Naver網站logo上的那頂帽子,則隱含著探險家的意思。不過,草創初期的Naver,面對著一個由Yahoo!Korea、Daum、LycosKorea三分天下的入口網站市場,即便在二○○一年與韓國線上遊戲入口網站Hangame合併成為NHN(NextHumanNetwork)公司,並於二○○二年至Kosdaq上市集資,Naver在搜尋引擎入口網站的排名仍未見領先。直到同年十月,Naver推出了著名的「知識iN」服務,並與Naver網站內的各種資料庫進行整合後,才出現了戲劇性的轉變,Naver也因此奪下韓國搜尋引擎市場的半壁江山。
◆市場嗅覺敏銳 以免費服務快速切入事實上,知識搜尋服務是由韓國一家新聞媒體──韓民族新聞(Hankyreh)所經營的DBDIC社群網站率先推出,但是卻由Naver發揚光大。DBDIC於二○○○年十月推出該項服務時,亦曾造成熱烈迴響,後來DBDIC甚至將網友所提供的知識內容篩選後集結成冊,結果也成為年度暢銷書。但是此番盛況在DBDIC於二○○二年將此項服務改為收費制後便化為烏有,雖然empas搜尋引擎公司於二○○三年四月購併了DBDIC網站後,再度推出免費服務,而韓國其它入口網站也紛紛起而效尤,但市場早已被Naver搶走,其它競爭者只能徒呼負負。知識iN服務提供了「知識相遇」的空間,讓網友在網路信息的茫茫大海中,找出了一條求助專家的便利快捷方式,使網友實際體驗到Naver與其它網站的差異性,也使Naver搜尋引擎服務的市占率,由二○○一年的一八.八四%,一路飆升至目前的七成左右。「Naver快速成長的秘訣,在於脫離美式搜尋引擎只進行既存網頁信息搜尋的模式,而是進一步積極生產信息,並將之建立為資料庫,因而大幅提高了韓國使用者對搜尋結果的滿意度,負責NHN韓國業務的崔輝永總經理,一語道破了知識iN服務的魅力所在。即便在全球搜尋引擎市場獨占鰲頭的Google,於二○○五年進軍韓國之後,Naver在搜尋引擎入口網站的地位仍然屹立不搖。韓國美林證券分析師成鍾華(譯音)便指出,關鍵字搜尋與知識搜尋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加上Naver累積了市場先占者的認知度及熟悉度,後進業者要在短期內搶攻這塊市場並非易事。而且Naver是韓國搜尋引擎業者中,唯一自行設有搜尋研究所者,對開發新技術不遺餘力,因此,既有使用者對於Naver的搜尋服務,若沒有特別的不滿,轉台的機率應該不高。
◆不只單純信息 知識搜尋幫網友分類網路搜尋引擎已成為網路的主要使用模式,使用者輕易從網路上搜尋到所需信息,再透過瀏覽器來點閱搜尋到的數據,但這樣的信息搜尋仍存在著許多問題有待克服。以Google這類網頁直接指向型的搜尋引擎為例,使用者所得到的信息,往往是一長串的網頁數據。這種搜尋方式,在網路信息更新速度呈現爆炸性成長的現在,使用者想從中獲取有用的資源,也成了一大負擔。單純的搜尋網頁已無法滿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面對如此龐大而豐富的數據,若能提供更貼心的信息搜尋與運用方式,方便使用者快速地掌握所需信息,似乎是搜尋引擎開創新契機的首要條件。Naver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搜尋的結果呈現上多加了一層分類的功夫,當使用者鍵入一個關鍵字之後,會依序出現該關鍵字在字典、部落格、知識iN、Caf(社群)、專門數據、影像、書籍、最新新聞、網站、網頁、圖片、地區情報等Naver資料庫內的相關信息,不僅節省了使用者篩選信息的時間,也讓使用者可以迅速地對於該關鍵字相關信息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難怪韓國網友對於Naver的黏著度會如此之高,想到搜尋就想到Naver。
◆新網際溝通 書籍符號擴充知識來源以知識的獲取來源進行思考,Naver在推出以「人際溝通」為核心的知識iN服務後,又於二○○五年與各大出版社合作推出書籍搜尋服務,省去了網友上圖書館或書店翻書查數據的時間,直接在Naver網站便可進行書籍內容全文搜尋。使用者輸入關鍵字後,便可看到該關鍵字出現在相關書籍內文處前後三頁內容。當然該項服務也結合了書評、比價、訂購等相關服務,可說是開拓出另類的書籍銷售模式。這項服務亦頗獲佳評,使得另一大入口網站Daum,於二○○六年間也火速與韓國大型連鎖書店教保文庫合作,推出了類似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