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冷却还原钪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钪的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冷却还原钪的模具。
背景技术:
钪在被发现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因为难于制得,钪的用途一直没有表现出来。随着对稀土元素分离方法的日益改进,如今用于提纯钪的化合物,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工艺流程。因为钪比起钇和镧系元素来,氢氧化物的碱性是最弱的,所以包含了钪的稀土元素混生矿,经过处理转入溶液后用氨处理时,氢氧化钪将首先析出,故应用"分级沉淀"法可比较容易地把它从稀土元素中分离出来。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硝酸盐的“分级分解”进行分离,由于硝酸钪最容易分解,可以达到分离出钪的目的。另外,在铀、钍、钨、锡等矿藏中综合回收伴生的钪也是钪的重要来源之一。
获得了纯净的钪的化合物之后,将其转化为sccl,与kcl、licl共熔,用熔融的锌作为阴极进行电解,使钪就会在锌极上析出,然后将锌蒸去可以得到金属钪。这是一种轻质的银白色金属,化学性质也非常活泼,可以和热水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图片中大家看到的金属钪被密封在瓶子里,用氩气加以保护,否则钪会很快生成一个暗黄色或者灰色的氧化层,失去那种闪亮的金属光泽。
金属钪的液体需要经过模具定型,形成需要的产品,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现有的模具采用的冷却结构中的导水管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冷却效果差,冷却时间长,不便于工业化快速生产的需要,现有的模具对于冷却后的水收集起来,例如专利号为201820186931.9的实用新型专利,这样不仅浪费水资源同时冷却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冷却还原钪的模具,解决了现有的模具采用的冷却结构中的导水管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冷却效果差,冷却时间长,不便于工业化快速生产的需要,现有的模具对于冷却后的水收集起来,例如专利号为201820186931.9的实用新型专利,这样不仅浪费水资源同时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快速冷却还原钪的模具,该快速冷却还原钪的模具包括模板、置于所述模板上的成型槽、置于所述模板内的冷却管、置于所述模板下端外侧的冷却结构,
所述模板上端一侧设有与所述冷却管连通的进水口,所述模板上端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冷却管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冷却结构输出端连接,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所述冷却结构输入端连接,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之间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功能性强,设计新颖,通过设置冷却结构中的各个部件的配合,可以很好的对注塑品进行冷却降温,加快了对注塑品的降温的速度,极大的提高了降温效率,缩短了降温的时间;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管绕着成型槽呈s型设置,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增大接触面积,使得冷却效果好,冷却后的水通过冷却结构进行处理后再次冷却注塑品,高效快捷,有益于工业生产,加快生产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箱、置于所述冷却箱内的冰盒、填充在所述冰盒内的冰块、置于所述冷却箱内且穿过所述冰盒的导水管、置于所述冰盒两侧且安装在所述冷却箱内壁上的制冷片。
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功能性强,设计新颖,通过设置冷却结构中的各个部件的配合,可以很好的对注塑品进行冷却降温,加快了对注塑品的降温的速度,极大的提高了降温效率,缩短了降温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水管一端通过抽水泵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导水管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水管在所述冰盒内呈s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冷却管呈s型围绕所述成型槽外周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管绕着成型槽呈s型设置,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增大接触面积,使得冷却效果好,冷却后的水通过冷却结构进行处理后再次冷却注塑品,高效快捷,有益于工业生产,加快生产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模板与所述冷却结构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模板下端设有滑轮,所述冷却结构上端设有与所述滑轮配合的滑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功能性强,设计新颖,通过设置冷却结构中的各个部件的配合,可以很好的对注塑品进行冷却降温,加快了对注塑品的降温的速度,极大的提高了降温效率,缩短了降温的时间;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管绕着成型槽呈s型设置,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增大接触面积,使得冷却效果好,冷却后的水通过冷却结构进行处理后再次冷却注塑品,高效快捷,有益于工业生产,加快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冷却还原钪的模具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冷却还原钪的模具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模板、2.成型槽、3.冷却管、4.冷却结构、5.进水口、6.出水口、7.进水管、8.出水管、41.冷却箱、42.冰盒、43.冰块、44.导水管、9.制冷片、45.抽水泵、11.滑轮、12.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实施例一:
图1-图3示出了一种快速冷却还原钪的模具,该快速冷却还原钪的模具包括模板1、置于所述模板1上的成型槽2、置于所述模板1内的冷却管3、置于所述模板1下端外侧的冷却结构4,
所述模板1上端一侧设有与所述冷却管3连通的进水口5,所述模板1上端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冷却管3连通的出水口6,所述进水口5通过进水管7与所述冷却结构4输出端连接,所述出水口6通过出水管8与所述冷却结构4输入端连接,所述进水口5与所述进水管7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冷却结构4包括冷却箱41、置于所述冷却箱41内的冰盒42、填充在所述冰盒42内的冰块43、置于所述冷却箱41内且穿过所述冰盒42的导水管44、置于所述冰盒42两侧且安装在所述冷却箱41内壁上的制冷片9。
所述导水管44一端通过抽水泵45与所述出水管8连接,所述导水管44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7连接。
所述导水管44在所述冰盒42内呈s型设置。
所述冷却管3呈s型围绕所述成型槽2外周设置。
所述模板1与所述冷却结构4滑动连接。
所述模板1下端设有滑轮11,所述冷却结构4上端设有与所述滑轮11配合的滑轨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进水管7与进水口5分开,将进水口5通过管道与水池连接,启动抽水泵45,使得水池内的水通过进水口5进入冷却管3,当水通过冷却结构4后从进水管7出来,将进水管7与进水口5连接,将待成型的液体浇注在成型槽2内,在抽水泵45的作用下,该模具内的水通过成型槽2的外壁,对成型槽2内的液体进行降温,带有热量的水通过导水管44进入到冰盒42中,将导水管44内的水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再通过进水管7流回到模板1中,对成型槽2内的待成型产品进行冷却,依次循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