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世界杯决赛_2018俄罗斯世界杯 - dzlpgs.com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被洗脑了!”那你一定要知道这些……

第一,事实是什么?怎样证明事实是事实?

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吗?不是啊,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事实中极其短暂的一个方面而已。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的这个面,甚至和真正的事实相反,让我们形成了偏知偏见却不自知。

真正的事实不仅非常非常复杂,而且还在时刻不停地变化。谁能保证他能掌握最最全面的事实呢?恐怕只有像佛或基督(其实我怀疑这俩货是指同一个身份)那样拥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顶级智慧、通关了人类世界、全是正知正见、毫无偏知偏见、过去现在未来无所不知的人,才敢说自己了解了全面的事实了吧?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人物,他也有很多方面无法向人类证明“事实是事实,只是你没感觉到”,他只能通过做一些“神迹”(比如预知未来、用身体发光、死而复生等等),来委婉地证明他至少比普通人有道理。

所以,要是我们连买个股票都会被套牢的话,显然是没能力在短时间内从最大格局上压倒性地证明“我的认知完全符合事实”的。

第二,利益是什么?判断和计算标准是什么?

这就更复杂了,恐怕一千个人能说出十万零二十个答案。每个人的心动感不一样,喜好和追求不一样,对利益的认知就完全不一样。

加上现实中的利弊本来就是时时更替、总体平衡的。古话说“祸福相依”,现在看着坏的,过不多久就变好了,说不定还加上利息翻倍还给你,你敢现在就下定论、说它一定损坏了你的利益么?还是那句话:如果我们不会预知未来,连买股票都会被套牢,自然也就没有能力证明“我的利益没有受损”。

可见,对于还没有成佛的人来说,除非其他人全都是迷信你的大傻瓜,否则想要完美地当场证明“我没有被洗脑”,是不可能的。

不要害怕

其次,不要害怕被洗脑。

既然向外无法证明“我没有被洗脑”,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内探:“我为什么如此反感这句话?”

想一想,在听到“你被洗脑了”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很不好呢?为什么一想到“被洗脑”就焦灼不安?我们在害怕什么?

还是从洗脑的两个基本特征来说。我们一是怕自己不够聪明,二是怕自己有利益损失。只要不害怕这两件事、对自我有掌控力,就没必要再害怕“被洗脑了”,有的只是决断而已。

怎样才能做到不害怕呢?办法就是多问问自己“为什么”。

怕不聪明?

为什么要怕自己不聪明呢?除了憋不下去的那口气以外,还有什么事情在内心深处影响自己?自己是否曾经因为刻板印象、道听途说吃了什么不能释怀的亏?

为什么我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发生?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地方被我忽略了,所以才抓住坏的方面无法放松?

像我就一直觉得固化思维是很丢脸的事。哪怕不是因为洗脑而产生的思维固化,我也一直想方设法打破它,因为:“万一哪天有人说我被洗脑了,有思维定式会让我百口莫辩”。

可是静下来想一想,思维定式真的那么坏、毫无用处吗?并非如此。语言就是一种固化思维呀。一个苹果,为什么我会叫它“苹果”呢?难道是因为苹果会自己发出“苹果,苹果”的声音吗?当然不是啦。我只不过是从小就听别人叫它“苹果”,然后我一说“苹果”别人也能理解我的意思,于是我也就自然叫它“苹果”了。我并没有依据来证明“为什么苹果应该被称作苹果”。

除了苹果以外,我还有很多很多东西,都无法证明,都是依靠别人的现成结论来生活的。这样的思维定式真的不好吗?它可以帮我们融入一个大环境,大家可以在一个共同默认的大前提下,轻松、方便地生活诶!

所以固化思维、不够聪明都没什么可害怕、丢脸的,我们早就是它的既得利益方了。

怕利益损失?

为什么会这么害怕利益损失呢?除了损失的可见利益外,是不是还有什么往事牵连了我非常执着、非常在意、至今无法面对的东西?

为什么我明知“福祸相倚”的道理,但就是说服不了自己呢?我是不是真正吸取到过去犯错的经验了呢?本来人做事就难免会踩坑,但为什么我总是掉进同一个坑、遭受同一种损失呢?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如果我们反省出来的“错误”是真正对症的错误,那么往后重蹈覆辙的概率就非常非常小。由此产生的有效防控措施所带给我们的成就感,可以顺利地让我们对过去的损失和错误释怀。如果反复在同一个问题上踩坑,必定是没找对症结。

这一部分内容,我在“拖延”“上瘾”“专注”“完美主义”“社交恐惧”那些专题里,都详细讲过,后台回复这些关键字都可以读到以前的文章。到目前为止,得以对症解决的问题,也都没有再出现过。所以我现在对以前因这些心理问题所遭受的损失,非常释然,会真心地感叹“失败是成功之母”“苦难是人生的最大财富”、欣然接受失败和痛苦的存在。

所以,适当有点损失,其实也是件大好事,没什么好害怕的。如果太在意损失,反而令人患得患失,备受困扰。

像这样梳理,把心态放平,再听别人说“你被洗脑了”,就不那么焦灼了。

回应办法

最后一个问题:怎样即时回应?

如前所说,“你被洗脑了”这句话,在当下给人造成的致命打击, 一是封口、降低对方的发言正当性,二是质疑对方的理性认知能力。比起自证没被洗脑,这两个方面才是当下更需要解决和证明的问题。

多数时候,不负责任地拋出一句“你被洗脑了”,多半意味着这个人词穷理亏、又不肯承认,为了自己能体面下台而在别人头上踩一脚。但是,如果我们就怼一句:“你才被洗脑了!”这在行为事实上,也是一种冲动、不理性。万一,对方是真的好心、想提醒我们的处境、只不过情急之下口不择言呢?这也是有可能的呀。

我觉得比较平缓的方式,是记者式的开放提问:

“为什么这么说?”

“你为什么认为我被洗脑了?”

“你怎样证明是我被洗脑、而不是你?”

这样以问作答,既保护自己的发言权,又能证明自己的清醒和理智,而且,在提醒对方自我觉察的同时,也可以得到充分的机会、通过对方的言行来确定其目的和立场。

当然,对于想要真心帮人打破“洗脑”迷局的人,像“你被洗脑了”这种徒增负情绪的话,我们还是少说为妙。

安文小叨:

昨天打开后台留言,看到后台一连串的“静静”我说你们啊你们……好在,经过一番瞎摸,终于把这篇文章的主线摸出来了,也算有个交待。

最近我也在关注“洗脑”和“幻觉”的其他内容,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主题。我也打算趁热打铁,最近就这个话题分享一些想法。我相信,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很多精神上的所谓“幻觉”都是纸老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