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耆耈”,你会读吗?什么意思?读错会闹笑话
-
本期内容计划和大家分享的四个字,除了大家都认识的“耄耋”以外,还有两个看上去长得很相似的汉字:耆耈。这两个字,大家都知道怎么读、是什么意思吗?在说这两个汉字之前,咱们有必要再说一说“耄”字和“耋”字。
大家都知道“耄耋”的就是指上了年岁的老人,其中的“耄”字,《礼记》中说“八十九十曰耄”,也就是八十到九十岁的老人家可以称“耄”;耄耋的“耋”,《左传》中说“七十曰耋”,所以“耄耋”合起来,大约就是指七十到九十岁左右这个阶段的老年人,曹操曾在自己的诗中希望“人耄耋,皆得以寿终”,就是祝愿天下的老人都能长寿而终老。
耄耋耆耈
对于年龄,古人对不同的年纪都有对应的说法,比如四五岁的孩童叫“垂髫”,九岁十来岁的叫“总角”,又比如“七十曰耋,八十九十曰耄”,这些都是对不同年龄的雅称。
六十岁叫什么呢?叫花甲,按照干支纪年法,每六十年一甲子,所以六十岁叫“花甲之年”。同时,《礼记》中说:六十曰“耆”(读音:qí)。说明六十岁这个年纪也可以用“耆”来代指。“耆”字是这期内容分享的第三个汉字。
耄耋耆耈
耆,通常代指六十岁,但是也可以泛指人的寿考,因为六十岁这个年龄在古人眼中比较特殊,毕竟都活满了一个甲子,从六十岁开始就可以称“寿”,咱们老百姓一般做寿就是从六十大寿开始。
同时,耆字,也可以泛指上了年纪的老人,和耄耋这个词类似,有个词叫“耆耈qígǒu”,“耆耈”就是老人的统称。这里的“耈”字,就是本期咱们要分享的第四个字。
耄耋耆耈
耈,代指九十岁,九十曰“耈”,这个字上面是个老人的“老”字,下面是“句”字,意为已经老到佝偻驼背。
耈,形容年纪已经很大很大,然后也经常用来表示长寿,比如在云南有种“耈酒”在历史上就很出名,传说是康熙皇帝举办千叟宴时所饮用的酒,后来还曾被当作宫廷贡酒,所以这个“耈”字也有长寿的美好寓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