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拾贝,几招就能轻松识破海贝的藏身术!
-
几招识破海贝的藏身术
退潮之后,水下的一切将会暴露在空气中,为了防止身体内的水分蒸发和避免天敌的捕食,海贝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隐藏自己,而我们则需要识破海贝的藏身术。
1、顺藤摸瓜到你家
一些腹足类往往在退潮后将身体掩埋在泥沙里,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找到它们:一些蟹守螺会留下蜿蜒的足迹,玉螺和榧螺所藏身的位置通常会形成一个鼓包。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顺藤摸瓜,往往能一睹真容。
2、掀起你的“盖头”来
善于爬行的腹足类通常会努力寻找一切可以遮蔽身体的物体进行躲藏:礁石表面和缝隙、珊瑚礁下方、海藻丛中甚至红树林的枝叶上都会是它们的首选。但有时可供选择的场所实在太少了,往往一小块石头上都会挤满了“难民”,因此我们只要多留心这些地方,勤翻动石块,用手电多照一照,就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3、直把藏身变寄生
在海滩上的积水处,我们往往能发现许多美丽的“花朵”在水中绽放,那其实是一种被称为“海葵”的腔肠动物,而有一种叫做“梯螺”的漂亮海贝最喜欢寄生在它们的根部,并以海葵身上的组织为食物。因此,在有海葵生活的海滩上,一定要注意寻找梯螺的踪迹。在我国河北省秦皇岛的某些海边,退潮后往往可以在沙滩上找到宽带梯螺,外形精致优雅。
4、孔洞暴露你的行踪
从容的双壳贝类大部分都是天生的隐匿高手,能够将整个身体全部隐没于地表之下。为了能在隐藏自己的同时,顺利呼吸和摄取食物,它们通常会在地表留下一两个可以使水流自由出入的孔洞,因此只要找到了这些呼吸孔就可以确定它们的准确位置。孔洞的数量和形状随着种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要注意的是,不是海滩上面的所有孔洞都是双壳贝类留下的,也有可能是出自其他海洋生物之手。
饼干镜蛤钻沙
5、切忌乱摸遭毒手
当我们在热带海区寻找贝壳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种危险的种类——芋螺,它们拥有一条鱼叉状的齿舌,后面连接着毒囊,当芋螺捕猎的时候,它会伸长吻部,小心地接近猎物,然后出其不意地将“鱼叉”射入猎物体内,同时注入毒液将其麻痹,而且芋螺能够根据猎物大小精准地控制毒液剂量,不会浪费分毫。地纹芋螺、织锦芋螺等种类的毒素甚至比眼镜蛇的蛇毒还要致命,此外,千万不要把手轻易伸到岩石或者珊瑚礁下方乱摸,因为芋螺就喜欢躲在这样的地方,一旦被它们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需要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外,还需要有一点点好运气,当然,收获的多少不是目的,拥抱自然、享受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撰文/尉鹏;摄影/尉鹏 刘毅
绘图/吕屹峰 赵晶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